找到相关内容1859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生产化”与“学术化” ——巨赞法师的现代新佛学思想及其实践

    中国佛教,依然会、以必然要自我觉悟、政治改造的必要性,依然在认真地摸索佛教改革的路径。“用民主的方法,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。”“拿出佛陀革命的精神、菩萨众生的行愿,积极地、主动地走进思想改造的运动中,...法师发动和组织了北京佛教徒举行各种学习会和僧尼训练班,发扬佛教深入世间,救度众生的真精神,配合组织新丛林的计划,由周叔迦居士筹措经费,在北京东城区极乐庵办起了大雄麻袋厂。其目的是:“甲、遵照人民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3766421.html
  •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

    不如坚勇求正觉。”说明自求往生重要,自己要有往生的把握,才可以发心广度众生,往生没把握,则多念佛要紧,众生要有缘份与能力,有了戒定慧及六的基础,修学普贤十愿,才能得利益,若往生没把握...未来一切业障,来世可转生为种有善根之人身,便可修佛成道,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。   38.放生功德记   放生功德记~   佛说法身非身,以众生为生,菩萨妙行,以度生为行,故总万行以六,而首之以檀...

    圆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1166528.html
  • 南山寺佛教史略

    。修此十行,可以厌有为、求菩提、满佛德、众生、求实际、证真如,为众生尽做善事。可见,仁山和尚是一位禅密兼修的道高德圆的高僧。正因如此,他就承嗣了佑国寺的住持,又开了大乘清凉戒坛,受三戒,度徒众,法流...钦命五台山敕建万圣佑国南山极乐禅寺碑记》)的境界。这就是说,普济和尚经过几年的勤学苦修,已经掌握了佛教的基本理论,去掉了掉举心、散乱心、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和色欲、形貌欲、威仪欲、语言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2666921.html
  •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

    、改习气、了生死、成佛道、众生”的目标,因此我执、我慢日益增加,甚至研究佛法只为文字游戏,或谋生的工具而已,所以说增长邪见。为何又说有行无解,增长无明?因为若对所修持的法门,有关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、...具有更宽广的心量、更高远的见识、更无穷的悲愿,共同为了利益尽虚空、遍法界的众生,为长养法身慧命,为真实地离苦得乐、为正法永住世间,而来共同努力。相信发心的广狭,动机的纯与杂,将会影响一切护法安僧、弘法...

    心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867039.html
  • 南岳慧思---双开定慧(1)

    月影现众水。何以故。如经论中说。欲学一切智定。必修诸善心。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。亦知出世三乘圣道。制心禅智。无事不办。欲求佛道持净戒。专修禅观。得神通能降天魔。破外道。能众生断烦恼。问曰。般若经中佛...习禅以及在各地游化迭遭诸异道扰乱毒害,因而发心写造金字经本的因缘,立誓修禅解脱法、得神通力、弘扬般若、广度众生的大愿。由于这篇《立誓愿文》的流传,更引起了远地信众的归仰,远来归从他的人益多。以后创立天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167186.html
  • 南岳慧思---双开定慧(2)

    阿罗汉者更不复生。我今更生。当知诸佛诳惑于我。作是念时。即坠地狱。何况余人不坐禅者。重宣此义。而说偈言   欲自求众生  普遍十方行六  先发无上菩提心  修习忍辱坚持戒  昼夜六时勤忏悔  发大慈悲平等心  不惜身命大精进  欲求佛道持净戒  专修禅智获神通  能降天魔破外道  能众生断烦恼  从初发心至成佛  一身一心一智慧  为欲教化众生故  万行名字差别异  欲觉一切诸佛法  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267187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

    者,众生法无所有故。众生不可得者,以实智求不可得故。众生离者,一切法自相离故。一切离自相者,如火离热相等,菩萨行是众生空、法空,深入空相应,忆本愿众生,见众生狂惑颠倒,于空事中种种生著,郎生大悲心;... 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  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三十五  智 铭  (续上期)  众生五欲因缘,故受苦乐;取相因缘,故染著是乐;以染著乐故,或起三毒:若三善根,是名为行;识为其主,受用上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067259.html
  • 永明延寿《四料拣》的背景、意义及真伪问题

    ,真正的唯心净土必定具足事土,不具足事土就不是真正的唯心净土,不是真正的禅,这就是上必摄下的道理 [xv] 。即便此等人为了随顺与众生之因缘而不往净土,长住秽土众生,也可以“作意往来”三界之中,自在...

    杨笑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5867356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三)

    ,才会有终止的时候。除非完全众生,我所发的愿才有尽的时候。时间、空间、对象,都是无尽的。因此,普贤菩萨所发的大愿,所做的佛行事业都是无尽的,除非我们这个世界已转化为佛的净土。想想看!普贤菩萨大行,...地狱里极为恐怖,谁都会逃之天天的。这样的愿力,要把地狱中的众生尽,使地狱空掉,否则他誓不成佛,你看这个愿力有多大!人世间最痛苦的地方,最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,就是地狱。人世间有很多地狱,我们自己也经常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067452.html
  • 人心,佛性与解脱——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

    生身两类:“佛有二种身,一者法性身,二者父母生身。”《法华经》卷五中则称释迦牟尼佛“寿命无量阿僧祗劫常住不灭”,“为众生故,方便显涅槃。&...佛性、法性、众生与佛等同起来,把佛性作为众生的本性,众生的自性即是佛,其实际意义在于:把成佛从对外在宇宙实相的体认转为对内在自性(自心)的证悟,从而更突出了众生的自性自,正因为此,竺道生把去除迷妄、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1667487.html